104岁仍健在的朱德警卫员,每年领8万国家补助,有俩重孙颐养天年

时间:2023-08-31 00:32:15编辑:小淘

在笔者的老家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端氏镇,生活着这样一位老英雄。他15岁参加革命,17岁长征,参加过抗战,打过鬼子,还当过朱德总司令的警卫班长。更令人佩服的是,这位见证过建设新中国起起伏伏的老兵,至今仍健在,已经,已是104岁高龄了。

本期,笔者就给大家带来老红军冯自根的传奇往事。

冯自根原名昝长林,其实并不是山西晋城人,而是出生在1918年的四川省广元市清华村。

冯自根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,家里孩子又多,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饱饭,生活过得十分艰难。不过就在1933年,15岁的冯自根命运发生了改变。

1933年,徐向前率领的红四方面军来到川北,开辟川陕根据地。在红军的号召下,冯自根参加革命,成为红四方面军第31军93师独立团的一名战士。

在老人的追述中我们得知,他入伍时,正赶上红军最困难的时候。在反“三路围攻”作战中,他奋勇当先,负伤十余次,多次立功。战役结束后,冯自根被迫进入后方医院治伤,痊愈后调离原部队,来到红9军,当了一名警卫员。因为表现突出,长征开始前,他又当上了班长。

1935年初,为了策应中央红军长征,红四方面军也踏上了长征之路、攻打兆华、强渡嘉陵江,每场战役都有冯自根的身影。不过,最让老人难忘的还是红军爬雪山的那段经历。

红军爬雪山时,冯自根和战友们身上只有单薄、破旧的军装,不能抵挡寒风和暴雪,再加上严重的高原反应,考验着每一名战士的身体和精神。而且,因为雪地阳光实在耀眼,许多战士患上了雪盲症,冯自根也未能幸免,落下了疾病。

冯自根所在的连队,先后三次翻越雪山,全连170多名战士,到长征结束时仅剩30余人。每当回想起好多战友埋身于雪地之中,老人总是不禁红了双眼,热泪盈眶。

1937年,抗战全面打响,由红四方面军改编而来的八路军129师,东渡黄河,来到山西,开辟敌后根据地。作为129师的一名班长,冯自根也随部来到前线,对抗日军。

抗战期间,冯自根参加了近百次与日军的战斗,先后经历三次大捷:一次在七亘村,一次在黄崖底、还有一次在光阳。

七亘村战斗时,冯自根勇猛冲锋,却被日军的流弹击中了右臂,顿时血流如注。身边的战士看班长受伤,纷纷劝他:“班长,你负伤了,快到后方包扎去吧!”

不料,冯自根随便从衣服上扯下一根布条,胡乱包扎了一下,然后交代战士们:“这点伤算得了什么,跟我冲!”说完就提着大刀第一个冲了出去。

七亘村这一战,战士们都憋着一口气,把日本鬼子打得节节败退,取得大捷。此后,黄崖底之战、广阳之战,冯自根和战友们无不以胜利告捷。接连取得胜利后,冯自根已经在军中小有名气,认识他的、只听过他名头的,谈到他都会竖起大拇指,夸上一句“真是铁打的汉子”。

冯自根悍不畏死,轻伤不下火线,导致他身上留下大大小小数十处旧伤。每到深夜时,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,经常睡不着觉。

上级考虑到这种情况,找到他谈话,准备让他回陕北休养,等伤好了再打鬼子。没曾想,冯自根拒绝了上级的好意,回答说:“哪个战士身上没点小伤,我不能走,别人听说了,还以为我临阵脱逃呢!”

冯自根的反应让上级哭笑不得,只好继续劝说:“要想革命,首先要有一个好身体,等你伤好了,组织还有新的任务交给你。”

冯自根一听有道理,这才答应下来,前往陕北疗伤。在那里,他真的被赋予了一项光荣的任务——保卫朱德总司令。

经过救治,冯自根的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,急不可耐地想要回到前线。不过就在此时,他突然接到上级的指示:前往山西洪洞八路军总部,担任朱德总司令的警卫员。

原来,朱老总早就听说过他的大名,得知他痊愈后,当即拍板绝对让他来洪洞:“我身边正好却一个警卫员,让他到总部来。”

于是,从1938年2月起,冯自根成为了朱德的贴身警卫。

冯自根陪伴朱老总的时间不长,但每件事都尽职尽责,很快当上了警卫班班长。有一次,朱德从洪洞出发,途径晋城、洛阳等地,前往延安参加会议。路途中,一行人不仅要穿越敌占区,还要提防国民党特务和土匪武装。为了确保总司令的安全,冯自根等人化妆成农民,一路护送朱德来到延安,冯自根功不可没。

朱德经常教导身边的同志,干革命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学习。因此在他的推荐下,冯自根离开洪洞,来到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学习,踏上了新的征程。

1942年,冯自根军校毕业,被组织安排到太岳军区,担任八路军营长。重返前线的冯自根意气风发,带领全营战士活动在晋城、长治一带,攻打日军据点,伏击日军,多次立下大功。

冯自根打仗不惜命,又多次负伤。1944年,他奉命率部攻打高平日军据点时,不幸被日军的子弹击中右肱骨和左臂,身负重伤,幸亏送医及时才捡回一条命。但正是因为这次负伤,他落下了终生残疾,再加上以前的旧伤,已经没办法再上战场了。

不久后,在组织的安排下,冯自根被就近安置,来到山西省沁水县端氏镇杏林村,度过自己的余生。

初到杏林村时,冯自根已是伤痕累累:因为经历过长征,他的眼睛长时间受阳光照射会疼痛难忍,在参加的最后一场战斗中,他的左手掌被子弹击穿,手掌严重变形,右腿中弹后,由于医疗条件有限,有部分弹片一直留在体内......

这些伤痛陪伴了老人一生,但每次提及,老人没有因此哀伤。在他看来,这些都是他满满的回忆,是他保存一生的军功章。

来到杏林村后,老人改了名字。当时,杏林村住着一位姓冯的烈属老人,他的儿子在抗战中牺牲。善良的冯自根,担心老人无人赡养,于是主动提出当老人的养子,改名换姓,为老人养老送终。

后来,冯自根在杏林村娶妻生子,过着平凡的生活。而那些象征着荣誉的抗战纪念品,都被他无偿捐献给了博物馆。

几十年来,冯自根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,先后担任后村民兵队长,乡民兵队长等职。他活着的最大动力,就是能替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友,看一看日渐繁华的中国,也让后来人体会到这一切得来多么不易。

老人的女婿告诉前来采访的人:“岳父经常去附近的中学、小学,给学生们讲述革命传统,让学生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,是长期革命斗争结下的累累硕果。”

2005年9月,作为一位幸存的抗战老兵,冯自根受邀出席在北京举行的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。在出发前的那晚,他独自窝在角落里,痛哭了一场。他的脑海中再次浮现当年和战友们拼杀的场景。他既遗憾又高兴,如今,他可以代替那些牺牲的战友,看到祖国繁荣昌盛的这一幕。

从北京回来后,老人兴奋不已,经常拿出那张在天安门拍下的合影,骄傲地说:“坐在第二排左起第四个的人就是我!

2006年,老人又获邀出席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,并受到时任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。

2015年,老人接到了国家颁发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。这些纪念章和照片,都被老人悉心保管,当宝贝一样珍藏。

也是在同一年,老人享受的老红军补助有了新的调整,每年可以领到8万元的各项补助。不过在征得儿孙们的同意后,他将多余的几万元补助拿出来,资助给了附近一些贫困家庭,支持孩子们上学。

2018年2月12日,老人度过了自己的第100个生日。过生日时,他特意叮嘱儿孙们:“毛主席教导我们不能铺张浪费,我过生日的事情不要往外传,家人聚在一起,简单过一下就行了。”

生日当天,两个重孙子也回来了,一口一个“爷爷,百岁生日快乐”。老寿星小德合不拢嘴,感慨说:“我赶上好时候了,大家都过得好,我还有两个重孙子!

老人在感叹生活安定后,心里始终留有一份念想,想回老家四川看一看,再去一趟革命圣地延安。不过,因为已是百岁高龄,行动不便,老人只能遗憾地说:“年纪大了,想去哪也去不成了。”

如今的冯自根老人已是104岁高龄,除了打仗留下来的旧伤,身体依然硬朗。最后,衷心祝愿这位健在的百岁老红军健康长寿,晚年幸福!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3位名人惨遭炮轰,年入上亿却一毛不拔,他们的钱究竟花哪儿了